用足“互联网+”这个大变量

2015年 / 04月23日

我国的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,要想稳定经济增长、调整经济结构,亟须用足“互联网+”这个大变量,使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但是,“互联网+”不是谁吃一口都能长生不老的“唐僧肉”,只有与真正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结合,才等于未来真正的巨大机会。

本期“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”话题——用足“互联网+”这个大变量。

最近,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互联网格外醉心,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要把O2O作为公司第四次转型的方向。他坚信,万达O2O这个“互联网+”,一定会创造出事业上的全新模式。

万达的抉择并非个例。前不久,农业巨头“新希望”的董事长刘永好也宣布,将来公司不走“重”路走“轻”路,要用互联网思维养猪。所谓“重”路,即办工厂、买机器、招人马。稍早一些,更有不少消息与此相关:全球最大的线下小商品批发市场“小商品城”发布义乌购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战略;传统制造业“美的”牵手互联网新贵“小米”;“TCL”与“腾讯”联姻,等等。

“互联网+”受追捧,是因为它已成为发展的重要“风口”。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”,“互联网+”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,零售、制造、通信、物流……几乎所有行当都可能因互联网而前途无量,甚至一家“蹩脚”的企业也可能借助互联网跳上枝头变“凤凰”。

互联网+流通,可带来成本的大幅降低。有人做过统计,在中国卖300多元的奶粉,同样的品牌,在欧洲和日本只卖100多元,在香港也是不到200元。流通过程中的巨额利润,被一级批发、二级批发、三级批发、代理、代销等环节蚕食了。奶企利用互联网,可把这些环节统统砍掉,直接通过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。产销直接“见面”,不仅企业销售成本降了,消费者也会因价廉而增加购买。

互联网+出行,能破解诸多交通顽疾。在大中城市,不少人对“打的”难深有体会,越是着急上班越打不着车的情况更是“家常便饭”。如今,“专车”出现了,利用互联网把供需精准对接,让社会闲置车辆有了用武之地,一下子实现多赢。“一号专车”、“滴滴专车”、“神州专车”上线以来,注册用户“扶摇直上”。只需打个电话或手机上戳几下,一辆干净气派的高档小汽车就会到指定地点来接你,这种互联网+出行的新探索,令传统出租车行业岌岌可危。

互联网+创业,让不少人走上致富路。浙江白牛村是我国著名的“四大淘宝村”之一,村里年轻人以前打工赚钱,收入微薄,如今在淘宝开店,主营山核桃,多的年收入千万元,全村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。据统计,截至去年底,像白牛村这样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千万元的淘宝村,全国有200多个,已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
“互联网+”,是潜力无限的大变量。如今,我们很多行业企业的日子不好过,成本上升、产能过剩、需求不旺等问题叠加,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。稳定经济增长、调整经济结构,亟须用足“互联网+”这个大变量,使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动能;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,也倒逼传统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,打造从内容到平台、到服务的新模式,去适应新未来。

当然,“互联网+”,不是谁吃一口都能长生不老的“唐僧肉”。企业要借“东风”,更要练内功。互联网+真正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,才等于未来真正的巨大机会。